【KB三十周年】百條感人留言,回憶KB系列陪伴中國電子鍵盤愛好者的30年

1990 年到如今,KB系列電子鍵盤風風雨雨三十年載,見證了父母對孩子的殷切期望;引領著一代又一代走進音樂的殿堂;陪伴大家走過青春歲月;又豐富了老年愛好者的生活……在8月27日發起的 KB30周年留言互動中,我們收到了五湖四海的來信,訴說著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學琴故事。
今天我們選取了部分精彩留言,與大家一起分享他們與KB之間的故事。

回憶篇
對有些人而言,KB 系列承載著年少時的夢想與父母的期盼,是刻苦學琴路上同行的伙伴,也是開啟往昔美好記憶閘門的鑰匙。
KB 用戶 @糖果音樂教育趙老師
從 7 歲開始學琴,我的父親用他當時幾乎一個月的工資給我買了我的第一臺 KB 系列的電子琴,KB-280。它陪伴了我整個學琴時期,一直到大學畢業我創立我的第一個工作室的時候,我那個時候也是剛開始沒錢,叫媽媽把那臺老 KB-280 郵寄給我了,那時候才 20 周歲,每天背著我的 KB-280 去街上彈琴,唱歌,發傳單,慢慢的有了好多學員,后來接觸了網絡,有了很多網絡學員,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終于在努力下換了一家像樣的琴行。現在屬于我的琴行已經成立快四年了,那臺老 KB-280 依舊陪著我。我的教室里有了好幾臺 KB-291,有了好幾臺 KB-309,但是每次看到那臺老 KB-280 立在那里總是會想起自己當年學琴的時光,想起母親背著琴拿著包送我上學的背影……
KB 用戶 @玲梅
時間回到 90 年代前期,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擁有了一臺 KB-200,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階層,當時買一臺這個琴真可以說下了血本。我也是當時那個小小縣城,一起學琴的孩子當中第一個擁有 KB-200 的孩子。后續父母在省城幫我找了專業的電子琴老師學習,但是從縣城到省城要坐一個多小時的火車,還要轉公交車才能到上課地點,那個時候學電子琴得自己背著琴去的,老師的教學點沒有琴。于是父母周末就這么背著 KB-200 帶著我坐著綠皮火車,往返縣城和省城之間學習了十來年。好幾次我爸的肩膀都背紅了。最后 KB-200 陪伴我,考完了音協電子琴九級(那個年代的最高級別)。
那臺 KB-200 永遠是我心里的白月光,它陪伴了我的童年,也承載了父母對我的愛,它也鑄就了我堅毅、堅韌、凡事不輕言放棄的性格。受益終身。現在我也為人父母,孩子也已經學習雙排鍵電子鍵盤三年了,現在的條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孩子學習也不用家長背著琴跑了,家里的琴不管是雙排鍵也好還是鋼琴也好都選擇了雅馬哈,但是還希望擁有一臺 KB 系列,條件允許后續我會再購入一臺,因為它是我的整個童年,也承載著我跟父母一起努力的時光。
KB 用戶 @紅梅花兒開
作為一個老阿姨,我想說,雅馬哈陪我度過了青春,現在正在陪伴我的老年生活。從第一臺 KB-200,當時花了差不多 3000 塊錢,可是我一年的工資。到現在的 KB-309,雅馬哈的品質,一直都是無可挑剔的。換 KB-309 并不是因為 KB-200 壞掉,只是 KB-309 有更多的功能和音色。那臺 KB-200 還在我的琴房里,偶爾的時候也會彈一下。人老了,是會懷舊的。畢竟 KB-200 陪伴著我的整個青春……
KB 用戶 @馮驍
1994 年的一天,爸媽把我“寄存”在隔壁鄰居家就出了門,不清楚他們干什么去了,我愉快地玩著小霸王學習機等他們回來。晚上他們到了家,我爸手上拎著一個黑色大木箱,打開兩個卡扣,是一架雅馬哈 KB-200,四歲半的我從這一天起,就踏上了天天挨揍的不歸路。KB-200 一直彈了 6 年,6 年間除了換過幾次鍵盤的導電橡膠,沒出現過任何毛病,那時我還經常會想:哪天能把這個琴徹底彈報廢,我是不是就不用再挨打了?事實上這琴音色也不錯,質量又皮實,我是熬不過它的。后來看到別人的琴帶一個微調音值的波輪,能發出一種東倒西歪的聲音,還挺羨慕。這就是個普通琴童第一架 KB-200 的故事,今年 KB 系列三十周年,我也三十歲了,真是件挺了不起的成就。
圓夢篇
對年長一輩來說,KB 系列重圓愛而不得的夢。那些年幼時因多種因素沒能堅持的夢想與興趣,在如今與 KB 系列一點一點慢慢實現。
KB 用戶 @阿里奶奶
各位琴友,你們好!不怕你們笑話,我是一名古稀之人,現在已 71 歲了。在年輕時,就喜歡樂器,尤其喜歡揚琴,但那時沒有條件去買。母親從全家的生活費中給我省出了五元錢,買了一把二胡,就吱吱嘎嘎地學著拉。最后也沒有學成。直到退休后,到了 70 歲,還想學樂器,看到親戚家有一臺雅馬哈 KB-291 電子琴,特別喜歡,也想學學,就在 2017 年 12 月中旬我也買了一臺 KB-291,圓了學樂器的夢。
現在這臺琴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在忙完家務后,就練上一會,練練手指和大腦,防止患上老年癡呆,也給自己的晚年生活帶來了快樂,充實了晚年生活,益處多多。
KB 用戶 @cabbagelady
我家的第一臺電子琴是雅馬哈 KB-200,當時是年近七十的老母親要求買的。說起她老人家要學琴真令我訝異,母親只有小學文化,還是個樂盲,唱歌就沒有一句能在調上,這樣也能學好琴?可母親很堅持,我也想著就算買個玩具給老人家排解寂寞吧,總比讓她去參加些莫名其妙的保健品講座亂花錢值得吧。
讓我沒想到的是母親的毅力和認真,幾年的時間不僅熟練的識唱五線譜,還有了幾首彈唱自如的保留曲目,這不 66 鍵琴己經滿足不了老人家飛馳的音樂夢想了,今年又給她老人家買了架 88 鍵的雅馬哈 KBP-2100 電鋼琴,76 歲的老母親興致盎然地開啟了電鋼之旅。
這真是:歲月有琴,不負韶華。雅馬哈做伴,紅塵多關愛。
希望篇
而對于她們,KB 系列承載著無限希望與可能,是發散熱血的荷爾蒙,也是指引逆境成長的光亮。
KB 用戶 @翡翠
自己第一臺 YAMAHA 琴是 KB-200,從西安音樂學院音教系剛剛畢業任職于譚藝民教室,記得教室里用的型號是 KB-150,譚老師給我們研修時的講解以及 KB-200 琴那令人終身難忘的、難以超越的“手風琴音色、和弦樂音色”深深地打動了我!!1994 自己獲得了雅馬哈教師資格證書。1997 年結婚買了 KB-230 琴,它有絕佳的音響效果,最喜歡彈奏當時最流行的理查德克萊德曼鋼琴曲給學生們欣賞,教室的講臺上教師用琴是 KB-220,每個周末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走廊里燈火通明,我一遍遍用“弦樂 1 音色”彈奏著結束曲,夜幕已經降臨,院子里滿滿的停放著家長們送孩子上課來騎的自行車,摩托車,星星都出來了,家長們和孩子們還不肯離去,讓我再彈一遍他們愛聽的《水邊的阿狄麗娜》。
1999 我可愛的女兒出生,同年開始在西安音樂學院培院任教。在培院我用過 PSR-1200 型號以及后來的 DGX-305 型號,和 KB-208 和 KB-209 型號。當寫這些文字的此刻,才發現自己已經淚濕……那是怎樣一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啊……至此,也才知道原來生命里還深藏著這樣一位摯友!每一次雅馬哈琴新型號琴的發布會、每一次雅馬哈的教學研修會,那都是自己教學成長的足印!感恩生命里有雅馬哈的詩情歲月,摯愛的 KB 系列琴!那經典的“三藍色、一紅色”的主功能鍵,那迷人的低音貝斯,那是誰也拿不去的我的青春歲月。
KB 用戶 @微瀾
我是一名特教教師,2011 年,我應一名自閉癥孩子家長的請求,開始了對這名孩子的電子琴教學。當時市場上比較適合教學的電子琴是 KB-180,孩子和我選擇了同款,沒想到的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孩子變化很大,原本自閉不會與人溝通交流的孩子,竟然走上了舞臺,自信滿滿地享受著觀眾送來的掌聲和喝彩,性格開朗了,對外界事物有了關注和興趣,漸漸地融入社會,家長也不再悲觀失望,一家人終于從痛苦的陰霾中走了出來。在這之后,很多自閉癥孩子的家長們看到了這個孩子較大的變化,紛紛找我教琴,我便一路走到今天,九年多的時間里,我教授了 65 名學生,與此同時,雅馬哈 KB 系列電子琴也在不斷地升級更新,從 KB-180 — KB-280 — KB-281 — KB-290 — KB-291 — KB-309,這些型號的電子琴伴隨著孩子們的成長,也讓我感覺到了自身價值的存在。曾經我們三個自閉癥孩子同臺表演,參與普通孩子們的技能大賽,全場轟動了,三個孩子整齊劃一的演奏,讓評委們和觀眾目瞪口呆,不停地問,怎么可能……感謝雅馬哈 KB 系列陪伴著我和孩子們,讓孩子們有尊嚴地、有質量地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不再受歧視,進而得到人們的尊重和支持。感謝雅馬哈 KB 系列電子琴,它是我們最正確、最無悔的選擇,希望 KB 有更好的產品問世,讓人們盡情享受它無窮的樂趣與美妙。
很高興 KB 系列帶給大家這么多感動,KB30周年更多活動和精彩留言,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雅馬哈電子鍵盤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