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MOTIF 系列——完整的樂器
綜合性音樂工作站
雅馬哈更加重視客戶心聲的策略取得了豐碩成果,例如 S80 作為舞臺鍵盤獲得了廣泛贊譽。盡管如此,我們在接替 SY 和 EX 系列工作站合成器方面卻未能再創輝煌,沒有推出任何一款現象級的產品。
20 世紀 90 年代初期,個人電腦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價格的不斷下降,促使音樂制作逐漸向以電腦為核心的系統遷移。然而,當時想要充分發揮電腦的性能,仍然需要掌握相當專業的技術知識,這對純粹的音樂人來說門檻較高。因此,工作站便成為了滿足他們制作需求的理想選擇。 90 年代后期,Windows 和 Macintosh 操作系統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使得那些沒有或只有少量電腦技能的人也能輕松使用電腦。越來越多的專業和業余音樂家開始圍繞電腦構建他們的音樂制作系統。雖然工作站能夠在無需任何其他設備的情況下進行專業的音樂制作,但它在功能上逐漸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我們重新調整了工作站合成器的開發方向,將重點放在以下三個目標上:
1. 出色的音質:
新一代的雅馬哈工作站需要在錄音和現場演出中都能提供實用且富有表現力的音色。這不僅指單個樂器的音色,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音樂家創作靈感的整體音效。盡管人們通常期望合成器能夠提供各種各樣的音色,但如果要將合成器視為一件嚴肅的樂器,音色的質量才是重中之重。
2. 易于制作音樂:
我們要確保工作站的操作方式足夠簡單,不會讓用戶在音樂創作過程中感到困惑。為此,我們決定利用高品質的硬件,例如,設計更加人性化的用戶界面,幫助音樂家們在短時間內創作出美妙的音樂。
3. 計算機集成:
我們為工作站合成器采用了一種全新的設計理念,即實現與電腦更高的兼容性和親和力。我們的工作站不僅能夠作為完全獨立的設備用于音樂制作,還需要能夠在以電腦為核心的音樂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
MOTIF 時代的黎明

當時,雅馬哈正在開發一款代號為“袋鼠”(Kangaroo) 的新型工作站,并致力于將其打造成為能夠滿足上述三個目標的旗艦樂器。為此,我們專注于進一步改進自 S80 開發以來一直在穩步提升的 PCM 波形(即采樣聲音的原始數據)、智能琶音器功能以及對數字音頻工作站 (DAW) 遠程控制的支持。MOTIF 工作站合成器是基于“袋鼠”項目開發的商業化產品,在 2001 年一經推出便對合成器市場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 MOTIF 之前,我們的 EX 系列工作站已經配備了我們開發的多種音色生成系統,例如 VL 和 AN。而 MOTIF 則選擇 AWM2 作為其核心音色生成技術,并以插件板的形式支持其他音色生成系統,從而在簡單性、便捷性和可擴展性之間實現了平衡。21 世紀初,音頻循環(即長度為幾拍的鼓和樂器音軌片段)開始在音樂制作人中流行起來。為了支持這種音樂制作方式,MOTIF 工作站配備了集成采樣音序器 (ISS)。借助這項功能,合成器能夠自動檢測音頻循環中的節拍,將其切片,并為每個切片添加自然的釋音。然后,用戶可以對切片應用智能時間拉伸功能,這意味著音頻循環可以以不同的速度播放,而不會產生違和感。此外,ISS 還可以重新排列切片的順序,從而創造出全新的節奏。由于能夠在不改變速度的情況下改變音高,因此 ISS 不僅能處理鼓循環,還能處理帶有音調的音樂片段。得益于這項創新功能,MOTIF 的用戶現在可以通過組合音頻和 MIDI 片段,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創作節奏和旋律,這種工作方式在現代 DAW 中已經成為了理所當然。
MOTIF 還配備了智能琶音器,無論是在現場演奏還是編曲中,這都是一項非常實用的功能。提到“琶音”,我們可能會聯想到音樂家按住和弦,而合成器自動按照順序上下演奏組成音符的情景,而 MOTIF 的琶音器功能遠不止于此。例如,假設我們將琶音器設置為在演奏 G 音符時演奏 G、A 和 G 三個音符,我們還可以將其設置為僅在某個較高的力度范圍觸發,這意味著只需稍微用力,就能在長笛或吉他等音色上模擬出顫音效果。因此,MOTIF 的琶音器不僅能夠生成基本的上行和下行樂句,還能夠以各種方式使演奏更具表現力,輕松地為原本平淡無奇的鍵盤演奏注入活力。正因如此,琶音功能也成為了 MOTIF 受歡迎的功能之一。

硬件創新

除了軟件方面的重大改進,MOTIF 還采用了與以往雅馬哈合成器截然不同的硬件規格。首先,無論鍵盤長度如何,MOTIF 系列的所有型號都擁有相同的音色生成功能。在此之前,合成器的琴鍵數量、機身尺寸和功能配置通常與其目標用戶有關:是面向專業人士,還是舞臺演出?抑或是初學者?然而,MOTIF 合成器無論是 61 鍵、76 鍵還是 88 鍵的版本,都擁有完全相同的音色生成功能。雖然 88 鍵版本的鍵盤在機械設計上略有不同,但這三種型號在旋鈕和音色的數量上完全一致。這意味著,即使您擁有一臺 61 鍵的 MOTIF,也可以在排練或錄音時使用 76 或 88 鍵的型號,或者在巡演中使用租賃的型號,您完全可以放心地演奏,并且不會感到陌生。此外,由于配備了閃存插槽,用戶可以將音色和音序數據存儲到存儲卡中,這一優勢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只要將所有需要的數據存儲在一張卡上,您就可以隨時隨地,在任何一臺 MOTIF 上輕松重建您熟悉的操作環境。
同時,頂部面板左側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的推子和旋鈕可用于實時控制 MOTIF 的音色和琶音,以及電腦上運行的 DAW 軟件。這些功能使得 MOTIF 可以通過 USB 或 MIDI 線纜與電腦連接,并作為電腦音樂系統的核心,從而優雅地實現了“計算機集成”的目標。
除此之外,MOTIF 還擁有許多對專業工作站合成器至關重要的功能。例如,它可以導入當時已經成為專業制作人標準工具的采樣庫,還支持數字輸出,可以直接與錄音室設備進行數字連接。此外,MOTIF 充滿現代感的外觀設計和配色在舞臺上也十分搶眼。從這個角度來看,MOTIF 系列不僅實現了最初設定的三個目標,還采納了更多的市場反饋意見。
MOTIF 系列為音樂家提供了如此豐富的功能,一經推出便廣受好評也在情理之中。在音質方面,MOTIF 對主要用于伴奏的內置波形進行了持續的改進,尤其是電鋼琴、貝斯和電吉他音色備受贊譽。MOTIF 內置音頻效果器的出色品質也很快獲得了認可,它也迅速成為了眾多專業錄音棚的常備設備。此外,ISS 使以鼓采樣為主的音樂制作技術得以輕松應用,原本只有少數舞曲制作人才能使用的技術如今也能夠為流行音樂制作人所用。嘻哈音樂是在 MOTIF 推出后才開始進入美國排行榜的,足以證明這一系列的合成器對當時的音樂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向Mega Voices的進一步演變

在 MOTIF 取得成功后,雅馬哈的開發人員開始著手規劃第二代合成器。第二代產品 MOTIF ES 顯著的變化就是內置波形的存儲空間增加了一倍,從最初的 85 MB 增加到 175 MB,從而可以在樂器上存儲更多采樣數據。人們可能以為增加內存只是為了能夠存儲更多的單個音色,但實際上,波形內存的大小對于提升采樣音色的品質至關重要。為了理解其中的原因,我們不妨以鋼琴音色為例。如圖所示,鋼琴采樣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慢慢衰減,如果是三角鋼琴,每個音符完全消失甚至可能需要幾十秒的時間。如果將所有這些數據全部存儲在合成器中,很快就會耗盡內存。因此,我們通常會采用循環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繼續以鋼琴為例,鋼琴音色的起音部分包含復雜的諧波,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快速變化;而釋音部分則會重復相同的基本波形,只是音量會逐漸衰減。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循環播放一段適當長度的釋音部分并逐漸降低其音量來模擬鋼琴音符自然消失的過程。循環部分之后的波形數據將不再需要,從采樣聲音中移除這部分數據可以節省存儲空間。然而,如果受限于內存,循環點必須設置得過于靠前,那么想要再現采樣樂器的細微差別就會非常困難,最終生成的音色也會顯得生硬、機械。換句話說,如果能夠使用更多內存來存儲采樣數據,就能創造出更逼真、更富有表現力的音色。此外,如果有更多可用的內存,我們還可以對演奏真實樂器時產生的細微噪音進行采樣,例如鋼琴的琴槌和踏板等機械裝置的聲音。將這些聲音與樂聲巧妙地混合,可以使模擬效果更加逼真。在 MOTIF ES 中,我們突破了原版 MOTIF 的內存限制,實現了更加豐富的音樂表現力,從而顯著提升了合成器音色的整體質量。
與此同時,一項名為“鍵盤Mega Voices”的技術使原聲樂器音色的所有細微差別都可以即時演奏。例如,過去吉他的制音和泛音只能通過單獨加載相應的程序才能實現,而鍵盤Mega Voices可以根據特定的鍵速和其他演奏數據來產生這些聲音。這一技術也為提升 MOTIF ES 的音樂表現力做出了重要貢獻。
MOTIF XS 的革命性進步

第二代 MOTIF ES 在市場上穩步取得成功,并成為了眾多專業和業余音樂家的摯愛,人們也對下一代產品充滿了期待。第三代產品 MOTIF XS 不僅進一步增加了波形的可用內存,還在功能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改進。
首先,我們對驅動合成器板載程序的操作系統進行了升級。早期的操作系統是專門為合成器開發的,因此,對于那些需要與電腦通信的功能,必須單獨開發驅動程序。這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非常耗時。此外,每當電腦操作系統升級時,都需要對驅動程序進行更新,這使得情況更加糟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改用了最初為電腦開發的 Linux 等操作系統。此舉不僅解決了所有兼容性問題,還加快了開發的進程。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更輕松地發布后續操作系統更新,為合成器添加新的功能。從這個角度來說,MOTIF XS 可以說是一臺配備了鋼琴鍵盤的電腦。
在 MOTIF XS 上,我們還對琶音器的功能進行了重大改進,使其成為了該合成器家族的一項重要功能。與早期的 MOTIF 不同,早期的 MOTIF 使用一種琶音器將多個音色的樂句組合在一起,而 MOTIF XS 可以并行驅動四個琶音器,從而創造出更加復雜的樂句。乍一看,簡單地將前面提到的四種顫音或上行/下行琶音組合在一起,似乎并不會產生令人驚艷的音樂效果。然而,當我們意識到琶音音符數據也可以分配給鼓樂句時,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MOTIF 合成器提供了兩種不同的演奏模式:“音色”模式和“演奏”模式。“音色”模式可以讓音樂家專注于一種特定樂器(如鋼琴或吉他)的所有細微差別,而“演奏”模式則允許在鍵盤上疊加多個音色并同時演奏。在“演奏”模式下使用 MOTIF XS 的四個琶音器,可以同時演奏最多四個音色的序列樂句。例如,如果將第一個音色設置為鼓,則可以使用其琶音器演奏鼓循環。第二個音色可以選擇貝斯,相應的琶音器可以演奏貝斯吉他樂句;同時,如果將第三個音色設置為鋼琴,則可以使用其琶音器演奏伴奏部分。最后,如果將第四個音色設置為吉他,并讓其琶音器演奏掃弦樂句,就能完成一個完整的伴奏模式。
重要的是,我們要意識到,這與簡單地編制一個多聲部伴奏音序不同:琶音器驅動的模式意味著它能夠實時響應演奏的音符。雖然鼓樂句通常會設置為演奏相同的循環,但其他三個音色可以根據演奏的音符實時變化。MOTIF XS 還能夠根據按下的琴鍵識別和弦,這使得演奏者可以輕松演奏復雜的伴奏樂句,并根據需要實時切換和弦。
當然,當時市面上許多其他合成器也都配備了支持和弦切換的節奏音序器,但 MOTIF XS 的特別之處在于,它不僅能夠根據鍵盤的力度信息改變樂句本身,而且還能產生更加逼真的音效。例如,我們可以設置鼓型的琶音器,使其在檢測到超過特定力度值的音符時觸發镲片和底鼓的變奏,從而輕松地在演奏中加入重音镲片或切分八分音符或十六分音符節奏。雅馬哈沒有使用“模式”或其他類似的術語,而是堅持用“琶音器”來描述這種根據演奏者的意愿自由控制樂句的功能,而“琶音器”也成為了 MOTIF 系列的標志性功能。
進一步增強 MOTIF XF 的核心功能

MOTIF XF 于 2010 年推出,它在三年前發布的 MOTIF XS 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MOTIF XF 的內置波形內存從 355 MB 增加到 741 MB,并配備了更多更具表現力的音色。此外,我們還增強了 MOTIF XF 的可擴展性。例如,它支持閃存擴展模塊,最大可以將可用的采樣和波形數據擴展到 2 GB。雖然 MOTIF XS 也提供了音色擴展功能,但它并沒有采用閃存技術,因此每次開機時都需要重新加載所有擴展波形數據。而 MOTIF XF 對閃存擴展模塊的支持,使得用戶可以像加載預設音色一樣,輕松加載擴展音色。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軟件升級更新效果和其他合成器功能,這意味著用戶無需購買新的硬件就能享受功能改進。
在開發 MOTIF XF 的過程中,我們還對合成器的硬件功能進行了改進。許多與音質相關的內部元件都進行了升級,模擬電路的驅動電壓也比 MOTIF XS 更高。因此,MOTIF XF 的聲音擁有更強的沖擊力和更飽滿的音色。
作為雅馬哈多年合成器技術積淀的集大成之作,第四代 MOTIF XF 在內容和技術之間實現了平衡,并將 MOTIF 系列的優點集于一身。這款性能卓越的合成器自發布以來便深受眾多音樂家的青睞。從最初的 MOTIF 到 XF,該系列在 21 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迅速發展成熟,其易用性、出色音質和卓越性能贏得了廣泛贊譽。可以說,MOTIF 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綜合性音樂工作站合成器。無論是錄音室、巡演租賃還是其他各種應用場景,MOTIF 系列都取得了與 DX7 相媲美的成功,至今仍在為世界各地的音樂家提供支持。

跨界應用于其他型號和 CP 系列
21 世紀 00 年代,雅馬哈發布的新產品并不局限于 MOTIF 系列。我們在 2005 年推出了 MO 系列,并在 2007 年發布了革命性的輕量級 MM 系列,還有許多其他繼承了 MOTIF 各種技術和功能的入門級和中端合成器產品。與 MOTIF 一樣,每個系列都包含一系列不同型號,雖然它們的鍵盤尺寸和設計各不相同,但演奏和操作方式完全一致。這意味著,一旦您熟悉了一款合成器,就可以立即掌握同系列中的任何其他合成器。

MOX 和 MOXF 系列合成器配備了與 MOTIF XS 相同的四層琶音器,讓您盡情享受智能琶音帶來的靈感和樂趣。此外,我們還推出了面向從青少年到所有年齡段用戶的緊湊型 MX 系列合成器,它采用了來自 MOTIF 系列的豐富 PCM 波形,即使是入門級型號也能帶來出色的音質。
21 世紀 00 年代,雅馬哈的另一個重要舉措是重新推出了 CP 系列舞臺鋼琴。雖然該系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976 年的 CP-70,但自 1985 年的 CP-60M 以來便一直處于停產狀態,直到本世紀末才憑借 MOTIF 系列的大容量波形內存和高品質采樣內容得以重生。最初的 CP 系列包含兩種不同類型的樂器:一種是使用拾音器捕捉實際鋼琴琴弦聲音的電鋼琴,另一種則是使用電路生成聲音的電子鋼琴(參見“CP 系列”軼事);而如今的 CP 系列則融合了四十年的經驗和技術積淀,將兩者的優點集于一身。從 CP1 開始,作為 CP 系列的復興之作,我們開發了許多全新的型號。例如,CP4 STAGE 便成功地滿足了當代舞臺樂器的需求。這同樣得益于雅馬哈在世紀初制定的策略,即積極地將市場調研的成果應用于產品開發中。
從 1974 年的 SY-1 開始,雅馬哈合成器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其豐富的創新傳統也貫穿始終,涵蓋音色生成系統、用戶界面和內容等多個方面。這一傳統一直傳承至今,并體現在我們于 2014 年推出的 MOTIF XF WH 之中。20 世紀 70 和 80 年代,雅馬哈專注于技術創新,構建鍵盤機構的核心組件,并探索音色生成的奧秘。在充滿挑戰的 90 年代,我們不斷嘗試,努力將合成器打造成更棒的樂器。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們腳踏實地,精益求精,終于成就了今天的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