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 系列
進化為更高階的 PCM 音色發生器

在 20 世紀 90 年代,以 SY 系列為代表的音樂制作合成器逐漸普及,PCM 音頻引擎也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流行開來。此外,越來越多的無鍵盤合成器開始涌現,例如機架式和桌面式合成器,而這些合成器大多以 PCM 音色發生器為核心。在此之前,機架式設備通常是指效果器、混音器等外接設備,它們是鍵盤手音色發生器的擴展。然而,隨著能夠逼真地再現原聲樂器聲音的 PCM 合成器開始以更低的價格走向大眾,越來越多的電腦音樂家開始將這類設備作為他們主要的音源。

20 世紀 90 年代,電腦制造商開始向個人用戶和家庭推廣價格更加親民的個人電腦,這使得個人電腦的普及率迅速提升,尤其是在日本。越來越多的音樂愛好者開始使用電腦來制作音樂。而由于這種音樂制作活動通常是在書桌上進行的,因此誕生了一種被稱為“桌面音樂”(DTM) 的全新文化。雅馬哈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市場趨勢,并基于 SY 系列中的 TG 音色發生器模塊,推出了兩款面向電腦音樂家的音色生成器:TG100 和 TG300。

20 世紀 90 年代的另一個重要事件是通用 MIDI (GM) 標準的誕生,這對于自 DX7 時代便成為合成器標配的 MIDI 功能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GM 標準對合成器應該提供的音色進行了規范,這為歌曲數據的共享和交換創造了條件。例如,當一個兼容 GM 標準的合成器接收到“程序更改 1”的信息時,它必須切換到鋼琴音色,而當接收到“程序更改 30”的信息時,則必須切換到過載吉他音色。這意味著,同一個包含了多個音色的 MIDI 文件,無論在哪個品牌的合成器上播放,聽起來都幾乎完全相同。在 GM 標準推出后不久,市場上便出現了一些僅包含 MIDI 音樂數據的合集,業余音樂家之間也開始流行相互交換 MIDI 文件。這進一步推動了 DTM 的快速發展。
然而,為了確保高度的兼容性,GM 標準的適用范圍被有意地縮小了。具體來說,GM 標準僅定義了 128 種樂器和一個鼓組,并且在效果器方面幾乎沒有進行任何規定。因此,GM 音軌的表現力有限。
其他樂器制造商也針對這一問題開發了自己的音色發生器標準,并開始進軍日本國內市場。與此同時,大量面向桌面音樂家的 MIDI 歌曲集開始流行起來。為了應對這些挑戰,雅馬哈在 1994 年發布了全新的音色標準:Yamaha XG(擴展通用 MIDI)。


XG 標準包含了大量的音色和效果參數,并對音色發生器和數據都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因此,任何基于 XG 標準的 MIDI 文件,只要使用兼容的音色發生器進行播放,所產生的音樂都與使用原始樂器演奏的音樂幾乎完全相同,甚至能夠保留一些細微的差別。除此之外,用戶可以在低端合成器上毫無障礙地播放那些在高端型號上制作的音樂數據,這使得 XG 標準受到了眾多用戶的青睞。雅馬哈的第一款支持 XG 標準的合成器是 1994 年發布的 MU80。

MU80 不僅配備了高品質的 PCM 音色發生器,還提供了一個模擬輸入接口,可以連接吉他或麥克風,并利用內置的效果器進行聲音處理。憑借這些以及其他強大的功能,MU80 很快便獲得了廣泛的認可,成為吉他練習、卡拉 OK 以及其他應用場景的理想選擇。MU80 的繼任者是 MU90,而 MU90 的繼任者則是 MU100,它是一款面向新一代用戶的高性能音色發生器模塊。

由于 XG 標準在設計之初便考慮到了可擴展性,因此兼容的音色發生器可以在功能上進行自由地擴展和升級。這使得 MU100 得以配備插件板系統,進一步拓展了其音色生成功能,也使其成為了一件更加強大的音樂創作工具。

MU 系列合成器最初以半機架的緊湊型設計發布,以滿足桌面音樂人的需求。然而,為了滿足北美市場對機架式音色發生器模塊的需求,我們后來又推出了 MU100R 機架式音色發生器。由于這款產品可以同時安裝兩塊插件板,因此功能更加強大,并且在日本市場也獲得了不錯的反響。

在 MU80 發布之后,面向桌面音樂人的 XG 音色發生器市場迅速升溫,雅馬哈也幾乎每年都會推出新的 MU 系列型號。1998 年,我們推出了 MU128。這款合成器擁有 128 復音,可以同時演奏的音符數量是前一年發布的 MU100 的兩倍。除此之外,它最多可以在 64 個聲部(或通道)同時演奏聲音。雖然 MU128 的寬度依然保持了半機架的尺寸,但高度有所增加,最多可以同時安裝三塊插件板。
一年后,我們又推出了 MU1000 和 MU2000 音色發生器。除了兼容作為 GM 標準擴展的通用 MIDI 2 級 (GML2) 標準之外,MU2000 還提供了簡單的采樣功能。這些功能以及其他一些特性,使其成為了一款性能強大的合成器引擎,遠遠超出了人們對 DTM 產品的預期。
隨著 DTM 市場的逐漸萎縮,雅馬哈在 2000 年推出了 MU1000 的低價版 MU500,MU 系列也由此正式落幕。盡管如此,MU 系列音色發生器依然被許多桌面音樂人使用。此外,MU 系列在開發過程中積累的技術經驗,也被應用到了卡拉 OK 歌曲播放器(日本音樂文化的典型代表)以及數碼鋼琴的伴奏音軌音色發生器等各種產品之中。
插件板:MU 系列的秘密武器

插件板實際上是一種可以插入合成器的電子電路板,它可以擴展合成器的音色生成和效果處理功能。在發布 MU100 的同時,我們還推出了 PLG100-SG(參見“新音色生成系統的同步開發”)、支持 VL 音色生成的 PLG100-VL,以及既可以用作聲碼器又可以為音軌添加和聲的 PLG100-VH。
后來,我們又推出了配備了與 DX7 相同的 FM 音色生成系統的 PLG100-DX,以及規格與 MU50 類似的 PLG100-XG。從 20 世紀 90 年代后期到 21 世紀 00 年代中期,插件板為雅馬哈的整個合成器產品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不僅僅是 MU 系列。
1999 年,我們對插件板的產品線進行了升級,推出了全新的 PLG150 系列,包括:支持 VA 音色生成的 PLG150-VL、支持 FM 音色生成的 PLG150-DX 以及模擬物理建模音色發生器 PLG150-AN。這些插件板不僅可以用于 S80 和 CS6x,還可以用于 2001 年發布的 MOTIF 系列合成器。不久之后,我們又推出了鋼琴音色插件板 PLG150-PF,以及打擊樂音色插件板 PLG150-DR 和 PLG150-PC。這套插件系統不僅受到了桌面音樂人的青睞,還被各種類型的合成器用戶廣泛使用。
